【思路】從前臺到供應鏈,餐飲業“數據化”變革加劇
發布時間:2015-08-06
阿泰餐飲管理有限公司(以下簡稱阿泰)的創始人江忠泰雖然知道這是個互聯網時代,但讓他感受到威力的還源于今年年初一次不經意的嘗試。
去年年底,有個做表生意的朋友找到江忠泰,讓他幫著處理一批積壓在手里的產品。江忠泰隨即在他的微信朋友圈里和微信群做了一下分享,短短幾天便賣出了超乎他想象的數量。
餐飲“上網”:地域限制比重減輕
從短時間到數量的攀升,讓江忠泰這個只關注傳統產業的人士感到了“網絡”的魅力。而從一家傳統的食品公司轉向擁有互聯網概念的公司,行業的一些巨頭也都是在試水階段,并沒有成功的先例可循。大家都迫切地需要了解未來這個行業的互聯網基因該如何誕生。
百里不同風、千里不同俗,幾千年來,中國的飲食文化地方特色都有所保留。
“空間的限制以及物流技術手段的短板,就注定飲食文化的地域性要長時間地存在。而隨著電子商務的興起,飲食文化的這一特性正在被打破。”江忠泰表示,電子商務的崛起誕生,給餐飲行業帶來了顛覆性的改變,O2O模式使飲食文化地域限制比重減輕正成為可能,雖然還有一段路要走。
無論是以肯德基、海底撈為代表的連鎖餐飲還是全聚德、慶豐包子等中國傳統美食,目前都和一些O2O美食網掛鉤。還有個別電商網站,把一二線城市的小吃幾乎“一網打盡”。正是B2C平臺的推動,一些地方特色美食通過網上旗艦店的銷售模式,從始發地走向全國各地。
數據顯示,2014年,我國電子商務交易總額達到13.4萬億元,同比增長28.8%。其中,餐飲O2O的市場規模為943.7億元,互聯網餐飲外賣市場交易規模突破150億元,訂單規模達到了3.7億單。
數據“定位”:產業鏈整合是另一場變革
“互聯網+”傳統餐飲,帶來的改變不僅只存在打通地域限制的層面上。“經過多年的發展和摸索,O2O市場目前已經整體步入火爆后的沉淀期,產業的資本市場的注意力也發生傾斜,主要集中在供應鏈整合的后端市場上。”大廚網CEO袁韜韜表示。
傳統餐飲企業對市場做出反應一般中間環節較多、所需周期較長,而年均8000億元的食品采購規模也因為渠道鏈接太長,損耗太多。這就要求產業在克服流通弊端上找突破口,通過互聯網加以推動傳統餐飲企業供應鏈升級。
袁韜韜曾認為,以中小餐廳的需求為導向直接指導供應鏈升級,通過互聯網、大數據分析和及時反饋,為中小餐飲行業打造針對性更強、更加個性化的食材產品才是目前O2O模式主流價值觀。
“餐飲企業一改實地采購的原始模式,拿起手機下單,原料采購就全部完成。改變原有的供應鏈現狀和采購習慣,對傳統餐飲企業來說,是顛覆性的變革。”袁韜韜說。不僅是餐飲業供應鏈的整合,“互聯網+”對商家與用戶之間消費路徑的重構也是行業需要面對的最大變化。
海量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用戶通過線上搜索、選擇、比較、交流、支付能夠為商戶帶來更多的流量。然而在商家與用戶之間消費路徑已然被互聯網重構的背景下,如何更好地讓消費者知道、找到、不斷提升品牌聲譽并把潛在用戶變現,則是餐飲商家面對的新挑戰。
江忠泰認為,“移動互聯網是一種趨勢,更是一種必須考慮的經營模式。目前餐飲行業確實面臨著如何與互聯網合作的大問題。”餐飲企業“上網”,不僅是一個線上到線下的消費體驗關系,還具有很強的本地化特征,在移動互聯網的經濟新常態下,傳統餐飲企業通過生活服務平臺轉型,定位客戶群體、提升顧客黏性,不斷增進品牌影響力成為行業新的凝聚點。
從生鮮果蔬到傳統餐飲企業深度接觸互聯網、從線上大型展銷活動到改變飲食文化區域性開始,“互聯網+”時代下的新飲食文化,都將會因為它的到來而徹底改變。“互聯網+”的時代,已不再單純是電商渠道的下沉,傳統行業主動擁抱互聯網讓飲食企業的轉型或升級變得可以預期。
“互聯網+”時代的傳統餐飲企業轉型,就是在(移動)互聯網、大數據、云計算等科技不斷發展的背景下,對市場、對用戶、對產品、對企業價值鏈乃至對整個商業生態進行的重新審視和思考。
來源:中國企業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