餐飲開啟“小時代”
發布時間:2014-01-23
2013年,一部叫《小時代》的電影上映。如今,餐飲行業也不知不覺邁入了“小時代”:不光是新開店的規模小了、客單價的金額小了、包廂的作用小了,這些均意味著普通百姓的餐飲時代來臨。在這個“小時代”里,餐飲企業該如何度過行業低谷期?
餐飲轉型大眾消費救市
雖說“民以食為天”,但生意不好做是近期很多餐飲業老板的共同感受。受眾多因素影響,目前我國餐飲業的發展已明顯放緩,整個行業進入微利時代。在此情況下,餐飲企業紛紛進行創新來謀求轉型,確保順利度過行業低谷期。
北京市餐飲行業協會會長湯慶順表示,在剛剛過去的2013年,北京餐飲收入首次出現負增長,甚至出現單月負增長幅度達到兩位數。面對這一現狀,高端餐飲企業紛紛嘗試轉型,有的餐廳面向社會推出了“體驗大眾消費,享受品質服務”活動。有的酒樓不斷創新,開展了網上訂餐、團購優惠等活動,積極發展團餐、快餐、套餐、外賣、半成品餐等業務。“在短期內完成戰略調整和經營突破并非易事。”
湯慶順指出,當前,單純的價格戰已不再是餐飲業競爭的主要手段,只有通過文化促銷、優質服務等多方面的綜合實力才能吸引更多的消費者。
經過一番調整,轉型升級的各項措施已經初步取得一定的效果。到2013年底,餐飲企業營收同比下滑和環比下滑的企業數量都有所減少。到2014年初,企業虧損面也有所下降,營業利潤和凈利潤的平均下滑幅度均有所減緩,餐飲下滑態勢有所好轉,下降幅度由2013年年初的7%—8%下降為3%—4%。有業內人士分析稱,餐飲行業下滑趨緩的主因是大眾消費轉暖。
小館涌動回歸實惠本質
2014年伊始,餐飲行業又有哪些新動向呢?
記者調查發現,眼下新開店的規模小了。對于新項目,老板不再一擲千金,動輒要求上千平米的營業面積,“小戶型”成為主流。趨勢更為明顯的是像包子店、餃子館、餛飩店這樣的“小項目”急劇增多,個別老板不惜關店破墻,將一家店瓜分成若干門面逐間轉租。
羲和國際餐飲公司執行董事張鈞表示:“2014年餐飲行業將回歸?絲經濟,‘高精尖’沒戲。”順應這個思路,2014年羲和餐飲還將新開幾家人均消費在70元左右的“羲和小館”。同時,還會新開一些人均30元左右的面館。“面館從人員配置、前期投入和中央廚房配送來說,都比較經濟劃算。今后餐飲行業將回歸經濟劃算、實惠傳統的本質。”
高端餐飲轉型賣包子豆腐
眼下,有的消費者在外出就餐時發現,人均消費降了。
業內人士分析,這其中“特價菜”的貢獻最大。再加上包廂最低消費的取消、自帶酒水習慣的養成,使得下館子的成本開支縮小。
2013年初,國八條頒布之后,北京宴一落千丈,最差的時候一天的生意只有兩千塊錢。在這種情況下,餐廳調整了定位,用了三個月的時間實現盈利。
北京宴總經理楊秀龍認為,普通老百姓有不同的消費需求,也需要不同檔次的消費。“反浪費不等于反消費,高品位不等于高消費。”高端餐飲照樣可以轉型“高端”,只不過以前的高端有著特殊的群體,而現在的高端是普通百姓中相對收入不錯的人群。
針對不同消費群體,北京宴開發了不同的市場,如開發婚宴市場、旅行社市場,推出企業會等。
此外,北京宴還開拓了附近的居民市場,打出的口號是“北京宴、您的家庭會客廳”。餐廳工作人員通過周邊拜訪形式,將自己的變化告知市民。目前,北京宴每天光外賣的包子和豆腐就各有200多份。楊秀龍笑言,現在要問附近居民北京宴是干嗎的?聽到答案會是:賣包子的、賣豆腐的。
昂貴包廂變小吸人氣
對于餐飲店來說,包廂曾經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,但如今,包廂的風頭顯然不如大廳。
市民王小姐告訴記者,自己的老公是企業的銷售總監,過去幾乎天天在外面應酬客戶,有時王小姐自己也跟著一起去。“有的包廂大得嚇人,差不多有100平米。”
記者走訪發現,即便一些高檔餐飲企業大肆宣傳“減收或不收包間最低消費”、“推出創新實惠菜式”,仍然門可羅雀。
撇開個別消費者有“心結”不愿坐大廳之外,大廳能夠吸引越來越多的消費者,還是因為比包廂更小的消費金額。有的餐廳一看包廂無人問津,干脆讓包廂發揮“小廳”的作用,通常一個包廂放兩三張八仙桌是沒有問題的。
張鈞表示,一些包廂里常見菜品采用的裝飾技法也需要改進,裝飾、裝盤盡量選擇普普通通、價格便宜的食材,如大料、檸檬、法香等,而不是用一些華而不實的假山、石頭、燈泡等,減少浮夸、回歸傳統、找回本真。
微小服務打動消費者
記者走訪發現,還有很多餐廳在細小的服務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,期待用微小的服務打動消費者的心。
華天集團根據用餐人數,提供了大盤小盤不同分量的菜品。呷哺呷哺小火鍋提供半份菜活動,拼盤購買。便宜坊集團“吃盡盤中餐,9折把你獎”活動,目前累計參與人數達到幾十萬人次。
嘉和一品一直堅持小份的方式,按1至2人用餐標準進行單份配量,并為消費者提供免費打包,讓消費者光盤離開。花家怡園也采取了菜品降價、取消最低消費、自選自助餐等新的變革。
在北京宴,服務員會為客人送上一顆平安果,祈求平安幸福;為老人送上一杯牛奶等。
差異化競爭凸顯優勢
近期,有不少餐飲企業憑借差異化的定位脫穎而出,如素食。
素食市場培育的背后,是很多素食餐飲企業的共同努力:手法上不斷創新,素菜葷做,甚至出現了辣味素菜;環境清雅脫俗,菜肴精心布置,菜名尤具詩意。如今的素食館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光顧。
經常光顧素食店的市民陳先生告訴記者,起初對素食不感興趣,吃過之后才發現,其實素食并不代表寡淡無味、品種單一。
三摩地素食餐廳廚師長趙斌表示,由于現代人普遍存在營養過剩的問題,不妨多選擇一些有利健康的素食食用。素食其實包含著很多豐富的種類,從每一大類中選擇幾種,就可以吃到既營養豐富又均衡的膳食。
此外,一些主打有機食材和地方特色食材的餐飲企業發展得也不錯。當然,這也不代表全部這類型的餐飲企業都發展得很好,這受到個體選址、經營管理等方面的影響。
大眾餐飲切忌原地踏步
湯慶順說,2014年餐飲企業的轉型不是簡單的形式上的轉變,而是理念、文化、管理模式、經營方式的轉變。這也意味著,2014年現有的大眾餐飲業也需要轉型、改革。
湯慶順強調,今后,餐飲行業仍然存在高、中、低端不同的需求模式,因為每個人的收入不一、個人喜好不一、消費習慣不一、消費理念不一。就算是同一個人,也存在對高、中、低端的不同需求。湯慶順以記者為例說明,外出采訪可以隨便在路邊吃個煎餅、吃碗面條;周末和朋友聚會,可以選擇中檔餐廳;過年過節,或者為老人祝壽時,可以選擇高檔餐飲。“大眾餐飲不是要全部變為只銷售初級食材、只做初級加工的街邊小店。而高端餐飲業要高得合適,而不是像以往那樣高得那么離譜。”
湯慶順認為,“民以食為天”,餐飲行業應該是永遠的朝陽產業,經營的困境早晚都會過去,這就像一個人從小到大的過程,或許經歷了這些,才會更成熟、更健康。
回歸本質吃得實惠吃出健康
湯慶順表示,從2014年開始,餐飲行業將實現兩個轉變,即回歸吃飯本質、回歸平衡自然。
湯慶順分析,之前餐飲企業一方面為了迎合消費需求,另一方面為了自身的發展,導致了“做大(指追求經營面積)、做高(指追求高價格,追求豪華裝修,追求昂貴食材)”的情況出現。在快速發展的過程中,偏離了吃飯的本質,變成了“吃面子、吃排場、吃身份”,使得吃飯的本質變了味。
然而,從中央出臺“八項規定”至今,全國刮起節儉之風,餐飲企業肯定跟著國家政策走。
此外,就餐是人們的自然需求。吃飯要吃出健康、吃出平衡,這意味著要盡量多選擇本地、本季出產的五谷雜糧、葉菜、種子類食物,這樣才能吃出健康。
走訪中,記者發現商家們已經普遍認識到,鮑魚、龍蝦、魚翅、珍禽這些山珍海味并不受老百姓的接納,反而造成了巨大的浪費和自然破壞,百姓們吃飯重在美味、安全、實惠和健康,“小蔥拌豆腐”樣的家常小菜更合口味。“這個冬天還沒有下過雪,氣候十分干燥,不少人都感冒咳嗽,普通的蘿卜就是對付干燥的好食材,蘿卜可以烹飪出紅燒、醬汁等多種口味,也可以做更多菜肴的配菜。”湯慶順認為,此時如果餐飲多推出一些關于蘿卜的時令菜一定有不錯的銷量,因為它順應了老百姓吃飯的本質需求,吃得實惠、吃得健康。
餐飲轉型大眾消費救市
雖說“民以食為天”,但生意不好做是近期很多餐飲業老板的共同感受。受眾多因素影響,目前我國餐飲業的發展已明顯放緩,整個行業進入微利時代。在此情況下,餐飲企業紛紛進行創新來謀求轉型,確保順利度過行業低谷期。
北京市餐飲行業協會會長湯慶順表示,在剛剛過去的2013年,北京餐飲收入首次出現負增長,甚至出現單月負增長幅度達到兩位數。面對這一現狀,高端餐飲企業紛紛嘗試轉型,有的餐廳面向社會推出了“體驗大眾消費,享受品質服務”活動。有的酒樓不斷創新,開展了網上訂餐、團購優惠等活動,積極發展團餐、快餐、套餐、外賣、半成品餐等業務。“在短期內完成戰略調整和經營突破并非易事。”
湯慶順指出,當前,單純的價格戰已不再是餐飲業競爭的主要手段,只有通過文化促銷、優質服務等多方面的綜合實力才能吸引更多的消費者。
經過一番調整,轉型升級的各項措施已經初步取得一定的效果。到2013年底,餐飲企業營收同比下滑和環比下滑的企業數量都有所減少。到2014年初,企業虧損面也有所下降,營業利潤和凈利潤的平均下滑幅度均有所減緩,餐飲下滑態勢有所好轉,下降幅度由2013年年初的7%—8%下降為3%—4%。有業內人士分析稱,餐飲行業下滑趨緩的主因是大眾消費轉暖。
小館涌動回歸實惠本質
2014年伊始,餐飲行業又有哪些新動向呢?
記者調查發現,眼下新開店的規模小了。對于新項目,老板不再一擲千金,動輒要求上千平米的營業面積,“小戶型”成為主流。趨勢更為明顯的是像包子店、餃子館、餛飩店這樣的“小項目”急劇增多,個別老板不惜關店破墻,將一家店瓜分成若干門面逐間轉租。
羲和國際餐飲公司執行董事張鈞表示:“2014年餐飲行業將回歸?絲經濟,‘高精尖’沒戲。”順應這個思路,2014年羲和餐飲還將新開幾家人均消費在70元左右的“羲和小館”。同時,還會新開一些人均30元左右的面館。“面館從人員配置、前期投入和中央廚房配送來說,都比較經濟劃算。今后餐飲行業將回歸經濟劃算、實惠傳統的本質。”
高端餐飲轉型賣包子豆腐
眼下,有的消費者在外出就餐時發現,人均消費降了。
業內人士分析,這其中“特價菜”的貢獻最大。再加上包廂最低消費的取消、自帶酒水習慣的養成,使得下館子的成本開支縮小。
2013年初,國八條頒布之后,北京宴一落千丈,最差的時候一天的生意只有兩千塊錢。在這種情況下,餐廳調整了定位,用了三個月的時間實現盈利。
北京宴總經理楊秀龍認為,普通老百姓有不同的消費需求,也需要不同檔次的消費。“反浪費不等于反消費,高品位不等于高消費。”高端餐飲照樣可以轉型“高端”,只不過以前的高端有著特殊的群體,而現在的高端是普通百姓中相對收入不錯的人群。
針對不同消費群體,北京宴開發了不同的市場,如開發婚宴市場、旅行社市場,推出企業會等。
此外,北京宴還開拓了附近的居民市場,打出的口號是“北京宴、您的家庭會客廳”。餐廳工作人員通過周邊拜訪形式,將自己的變化告知市民。目前,北京宴每天光外賣的包子和豆腐就各有200多份。楊秀龍笑言,現在要問附近居民北京宴是干嗎的?聽到答案會是:賣包子的、賣豆腐的。
昂貴包廂變小吸人氣
對于餐飲店來說,包廂曾經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,但如今,包廂的風頭顯然不如大廳。
市民王小姐告訴記者,自己的老公是企業的銷售總監,過去幾乎天天在外面應酬客戶,有時王小姐自己也跟著一起去。“有的包廂大得嚇人,差不多有100平米。”
記者走訪發現,即便一些高檔餐飲企業大肆宣傳“減收或不收包間最低消費”、“推出創新實惠菜式”,仍然門可羅雀。
撇開個別消費者有“心結”不愿坐大廳之外,大廳能夠吸引越來越多的消費者,還是因為比包廂更小的消費金額。有的餐廳一看包廂無人問津,干脆讓包廂發揮“小廳”的作用,通常一個包廂放兩三張八仙桌是沒有問題的。
張鈞表示,一些包廂里常見菜品采用的裝飾技法也需要改進,裝飾、裝盤盡量選擇普普通通、價格便宜的食材,如大料、檸檬、法香等,而不是用一些華而不實的假山、石頭、燈泡等,減少浮夸、回歸傳統、找回本真。
微小服務打動消費者
記者走訪發現,還有很多餐廳在細小的服務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,期待用微小的服務打動消費者的心。
華天集團根據用餐人數,提供了大盤小盤不同分量的菜品。呷哺呷哺小火鍋提供半份菜活動,拼盤購買。便宜坊集團“吃盡盤中餐,9折把你獎”活動,目前累計參與人數達到幾十萬人次。
嘉和一品一直堅持小份的方式,按1至2人用餐標準進行單份配量,并為消費者提供免費打包,讓消費者光盤離開。花家怡園也采取了菜品降價、取消最低消費、自選自助餐等新的變革。
在北京宴,服務員會為客人送上一顆平安果,祈求平安幸福;為老人送上一杯牛奶等。
差異化競爭凸顯優勢
近期,有不少餐飲企業憑借差異化的定位脫穎而出,如素食。
素食市場培育的背后,是很多素食餐飲企業的共同努力:手法上不斷創新,素菜葷做,甚至出現了辣味素菜;環境清雅脫俗,菜肴精心布置,菜名尤具詩意。如今的素食館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光顧。
經常光顧素食店的市民陳先生告訴記者,起初對素食不感興趣,吃過之后才發現,其實素食并不代表寡淡無味、品種單一。
三摩地素食餐廳廚師長趙斌表示,由于現代人普遍存在營養過剩的問題,不妨多選擇一些有利健康的素食食用。素食其實包含著很多豐富的種類,從每一大類中選擇幾種,就可以吃到既營養豐富又均衡的膳食。
此外,一些主打有機食材和地方特色食材的餐飲企業發展得也不錯。當然,這也不代表全部這類型的餐飲企業都發展得很好,這受到個體選址、經營管理等方面的影響。
大眾餐飲切忌原地踏步
湯慶順說,2014年餐飲企業的轉型不是簡單的形式上的轉變,而是理念、文化、管理模式、經營方式的轉變。這也意味著,2014年現有的大眾餐飲業也需要轉型、改革。
湯慶順強調,今后,餐飲行業仍然存在高、中、低端不同的需求模式,因為每個人的收入不一、個人喜好不一、消費習慣不一、消費理念不一。就算是同一個人,也存在對高、中、低端的不同需求。湯慶順以記者為例說明,外出采訪可以隨便在路邊吃個煎餅、吃碗面條;周末和朋友聚會,可以選擇中檔餐廳;過年過節,或者為老人祝壽時,可以選擇高檔餐飲。“大眾餐飲不是要全部變為只銷售初級食材、只做初級加工的街邊小店。而高端餐飲業要高得合適,而不是像以往那樣高得那么離譜。”
湯慶順認為,“民以食為天”,餐飲行業應該是永遠的朝陽產業,經營的困境早晚都會過去,這就像一個人從小到大的過程,或許經歷了這些,才會更成熟、更健康。
回歸本質吃得實惠吃出健康
湯慶順表示,從2014年開始,餐飲行業將實現兩個轉變,即回歸吃飯本質、回歸平衡自然。
湯慶順分析,之前餐飲企業一方面為了迎合消費需求,另一方面為了自身的發展,導致了“做大(指追求經營面積)、做高(指追求高價格,追求豪華裝修,追求昂貴食材)”的情況出現。在快速發展的過程中,偏離了吃飯的本質,變成了“吃面子、吃排場、吃身份”,使得吃飯的本質變了味。
然而,從中央出臺“八項規定”至今,全國刮起節儉之風,餐飲企業肯定跟著國家政策走。
此外,就餐是人們的自然需求。吃飯要吃出健康、吃出平衡,這意味著要盡量多選擇本地、本季出產的五谷雜糧、葉菜、種子類食物,這樣才能吃出健康。
走訪中,記者發現商家們已經普遍認識到,鮑魚、龍蝦、魚翅、珍禽這些山珍海味并不受老百姓的接納,反而造成了巨大的浪費和自然破壞,百姓們吃飯重在美味、安全、實惠和健康,“小蔥拌豆腐”樣的家常小菜更合口味。“這個冬天還沒有下過雪,氣候十分干燥,不少人都感冒咳嗽,普通的蘿卜就是對付干燥的好食材,蘿卜可以烹飪出紅燒、醬汁等多種口味,也可以做更多菜肴的配菜。”湯慶順認為,此時如果餐飲多推出一些關于蘿卜的時令菜一定有不錯的銷量,因為它順應了老百姓吃飯的本質需求,吃得實惠、吃得健康。
來源:京華時報